美国是不是汇率操纵国?
1.从历史数据来看,确实在1980年到2005年间曾经有过多次操纵汇率的记录(加息导致外资流入,减息导致外资流出); 数据来源:Wikipedia
2. 但是从2006年至今,由于美联储的连续降息(特别是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同时欧元对美元涨幅高达70%,英镑对美元涨幅也超过40%(英国央行也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虽然不大,但是日元对美元仍上涨了近30%!可以认为是其他主要国家(欧元区、英国以及Japan)联合操纵了外汇市场,把美元“洗劫”了一遍!
注:因为数据的可得性,这里只统计了除美国和英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的汇率数据,可见非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元的影响作用。 如果认为美国此前(2005年之前)的汇率政策是操纵的话,那么现在这种趋势是否仍在继续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国际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外汇供过于求。随着中国、印度等大国储备资产的增加,亚洲(除去日本)作为整体在汇率方面更具话语权。可以说美国之前以加息为手段来吸引外资流入的策略已不再奏效。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海外投资者目前持有近30%的美国国债,而13.6万亿美元的外储中,仅有不到3%属于美国的资产(政府债券+金融资产)。因此美国通过加息来影响汇率的策略空间非常小。
其次,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上限即将触及,市场对于美元的信心远不如从前。即使联储持续维持低利率,外币的供给(投资回流)并没有明显变化,但需求(贸易顺差)却持续萎缩,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汇率高涨的预期减弱,美元指数再次下滑。 所以现在的形势和前几年是完全不同的:以前美国通过加息缩债来对外输出通胀,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而现在美国面对的是通缩的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乏力,而且美元处于弱势状态。如果还有谁觉得美国还在搞汇率操纵那一套,实在是太过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