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什么清盘?

竺之清竺之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对于主动管理能力的评价数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一般要等待2-3年才能看出管理者真正的实力。 也就是说,在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基金的业绩表现与其说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原因,倒莫如说是投资者赎回基金的原因。 当短期(比如1年内)的业绩表现落后于市场的时候,基金公司会采取降低组合的波动率的方式争取比对手更好的长期表现(因为基金公司都试图留住自己的基金持有人,避免被清算,所以会尽量维持长期的稳定表现而不是择时交易)。但是这种方式通常无济于事,因为基金管理人已经失去了对基金仓位和结构调整的机会,只能通过被动减仓的方式降低组合的收益,结果往往是越减损失越大,净值下跌更快。此时如果投资者继续持有的话,不仅不会拿到更多的收益,反而还要承受损失,当然会选择赎回了事。于是乎,基金公司不得不应对不断增长的赎回需求,最终可能不得不进行“清盘”处理。

实际上呢,能够持续取得超越大盘指数收益率的基金并不多,能够连续多年保持正收益的就更少了。大部分基金的业绩都比大盘点数要低。按照我国现行的基金评价标准体系,连续6年以上超过沪深300指数收益的只能是极少数的“明星基金”。而能够连续10年以上持续获得正收益的基金更是少之又少。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基金都是在为市场的正常波动率和风险溢价服务,真正能拿得出手的超常回报是极少的。这也就意味着当出现机会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基金都是无功的。而当发生风险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基金都是有过错的。

作为普通投资者,应当明白这样一件事情:市场上涨的时候,你买入的基金不一定能跟得上大盘;市场下跌的时候,你的基金也未必能逃得出跌势。只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才是正确的理财之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