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下跌的原因?
1.供需关系 人口增速下滑,住房需求边际减弱;2016年末,全国城镇居住用地面积为74.25万公顷(1113.8万亩),比上年减少1.8%,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和工业用地分别减少9.2%和1.6%,住宅用地同比下降0.8%。 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收紧,也影响购房需求的释放。易富贤教授的研究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每年约有300亿-500亿美元的外汇流出中国,这些资金大多通过购房产车等方式实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外汇管制持续趋严,未来此类资金外流的规模将受到很大限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 年第四季度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0.9,预期明年房价继续上涨的人数比例大幅下降至22%。
2.库存增加 根据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主要城市库存量(新房+二手房)达到5.6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按照以往经验,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12个月属于合理区间,目前三四线城市部分楼盘去化周期已经达到21个月,甚至更长。
3.融资困难 银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押统一登记制度的通知》,将对信贷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并将于7月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难度将会加大。据财新网报道,从2月份开始,各地政府纷纷以控制风险为由,停止对融资平台贷款发放或审批,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开始暴露。
房子本质上是属于商品的,而商品的属性就是有涨必有跌,北京房价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已经跌了不少了,在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消化和演变之后,北京房价开始有大涨的迹象。为了抑制这种不健康的涨势,北京开始出重拳,出台了多个调控方案,比如限签和限制贷款等等,这些政策起到了明显作用,北京房价出现下跌。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9月份为止,北京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已经连续7个月同比出现了增长,这7个月平均同比增长为111%,而在过去的5个月当中,北京新增的住宅供应面积同比也大幅度增长,增幅为103%,如此明显的供应量增长,房价不下跌才怪,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北京楼市调控取得了胜利。
根据相关专家表示,随着供应市场的进一步增加,北京的房价将会有持续下滑的趋势,等到2021年供应市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之后,北京房价将恢复到健康的状态,2019年的市场平均价水平是3.9万元一平米,而到了2020年的8月份为止,市场的平均价是每平米38493元,下滑趋势很明显。
如果按照平均跌幅和增幅来估算,等到2021年北京楼市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点之后,北京的住宅均价将回归在2019 年的市场价水平,也就是说未来北京还会下跌5.6%,而2019年北京房价跌幅达到了8.4%,也就是说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会跌14%,整体跌幅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