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型企业有哪些?
1、水泥行业 熟料烧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同时需要粉磨、烘干、输送等环节,能耗较高。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统计,2015年中国水泥行业综合能耗为113.3kg标煤/吨,相比2014年上升了6%;2016年上半年我国水泥企业综合能耗为90.83千克标煤/吨,相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7.5%。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水泥行业的能效率仍较低,2016年全年仅比2015年提高了不到一个个百分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
2、钢铁行业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主要过程之一,也是耗能最高的工序之一。据统计,每吨生铁约需要消耗2000度电和近60吨标准煤,由于各地燃料价格不同,实际耗能在这一基础上会存在一定差异。高炉冶炼还会产生较高的水耗。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数据,与2010年相比,“十二五”期间国内钢铁行业用电量增加了1654亿度,相当于增加了两个江苏的年用电量。
3、有色冶炼加工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为铝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铜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十一个中类。 从能源消费角度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电解铝行业能耗最大。在大量煤炭和电力驱动的电解槽中,电能转化为铝的冶炼效率约为8%,而转化为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效率则低于3%。
1、高耗能企业,即在生产的产品过程中能耗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得,如钢铁、火电、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有色金属、化工等八大高能耗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超过限额标准的用能单位,属于被重点监管的对象。
2、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24.190, -0.30, -1.23%)、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船舶等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有大量过剩产能的情况下,仍在继续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属于在建、拟建被禁止发展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企业,是节能监察的重点对象。
3、未按照要求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企业,或者存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用能单位。具体包括炼钢、炼铁、铁合金、焦炭、电石、有色(2232.455, 6.69, 0.30%)冶炼、建筑、建材、化工、机械、轻工、纺织(1893.441, 6.47, 0.34%)、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煤气(天然气)生产与供应等16个行业的工艺技术、099种机电类和23种非机电类用能设备。这类企业属于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企业。
4、能源效率未达到国家和地区强制性能源效率限定标准的企业。即生产和进口能效标识达到或者超过国家能源效率限定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用能单位。
5、未按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进行备案,或未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情况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