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怎么建新帐?
工业企业怎么建账呢? 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是设置相应的科目来对经济业务进行归集和分配的。以收入-成本=利润(所得税)公式为例,收入、成本、费用和负债都是会计科目名称;再如支付员工工资,那么就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进行归集,月末发放时再通过贷记该科目。
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账目体系,就要先确定需要设置哪些会计科目,其次再把相应的凭证、单据等收集起来。 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先参考同行业已建好的账套,借鉴他们的科目设置以及对应的业务类型;然后再逐步完善自己的账户体系,毕竟同一类生意会重复发生,同一项业务也会有不同的经济内容,所以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企业的账套,尽力去接近标准就会慢慢规范起来。
企业一旦建立了账套就可以通过录入凭证的形式来进行日常业务的处理了,在录入时要有相应的格式要求并遵循重要性与谨慎性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准确且具有逻辑性。
至于报表的编制可以通过财务软件自行生成,也可以手工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填列。 总之,建立一套完整的账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但这是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工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制度施行后,所有企业都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建立起各自的新帐,在新帐中资产项目的设立可以完全遵照新制度的规定执行。存货的明细、费用类、损益类项目的设置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参照新制度执行。
对于财产物资的会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过渡办法》的规定,在新旧制度转换时,企业应于2007年1月1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转入新帐中存货的明细科目中,故新制度施行后企业应在新的存货明细科目中核算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应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于固定资产,企业仍应按原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只不过按折旧年限的期初余额计算出累计折旧额并转入累计折旧科目的借方作为折旧的抵减数,使在以后会计期间新制度规定实际计提的折旧额与原制度所规定的折旧额相等。即新制度施行后,企业在计提折旧时依然执行原制度所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也依然在当期费用中予以确认;对于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无论是否符合新制度所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均应在当期费用中予以确认,无形资产仍应按原制度确定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对于流动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