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如何成为中粮企业?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讲,蒙牛并不是中粮的子公司(尽管中粮占股20%) 其次,从中粮自身的发展战略来看,也不希望蒙牛太独立。毕竟如果像现代企业制度那种,独立上市的话,那么作为母公司的中粮就会失去对于蒙牛的控股权和董事会的话语权。其实我们可以参考联想对柳传志的影响力的变化来观察,当联想集团上市之后,尽管柳传志仍然作为大股东,但其个人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却远不如以前。而相反,我们看华为,虽然任正非只控制着华为约15%的股份,但却几乎掌握着华为所有的决策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蒙牛是央企,还不如说它是私企。因为作为一个私企,它完全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而作为国企,它又不享有国有企业的诸多福利和优惠(比如税收、贷款等) 第三,我们来看中粮与蒙牛的产权关系。很多人看到中粮持股20%,就认为它是大股东。实际上,这里的20%是指认缴资本金的比例,而不是实际的股东比例。通过查阅相关公告,实际上中粮控股所持的蒙牛股票只有4.95%,而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则持有26.83%。所以如果算实际控制的股权比例的话,那当然是雅士利大于中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雅士利不是上市公司,但它却是纽交所上市的,因此其资产评估和市场应对能力都要强于作为A股的蒙牛。
综上,我认为蒙牛更像联想的柳传志和海尔的张瑞敏结合体——有民营企业的精神,但又有国有企业作为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