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类企业有哪些?
2017年,国内的人脸识别公司大概有三百家左右;到2018年底,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一千多家! 据预测,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元,2023年将突破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大量企业涌入这一赛道。以百度为例,其旗下的AI芯片部门“昆仑芯片”在2017年推出后不久,就发布了新一代人脸感知芯片,并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成立新公司——百图生科(Baitu Biosciences),专注于个性化美丽解决方案。
除了百度外,阿里、腾讯等巨头也都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其中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与中科云图联手打造的智能物流仓库已经在杭州正式亮相,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工作,入库准确率达99.999%。 而由腾讯投资的优图实验室推出的全新品牌“腾讯AI Studio”则聚焦于“AI+视觉”,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AI视觉解决方案。 从目前各家公司所发布的产品来看,主要涉及两大应用场景:一是安防监控领域的人脸识别应用,二是移动端的人脸识别验证。
在安防监控领域,除了传统的人车监控以外,随着面部识别和视频分析技术的融合创新,“无感”监控成为了业界的新焦点。 “无感”概念的真正提出源于去年美国安全部对国会议员办公室黑客入侵事件的通报中,指控中国黑客利用远程访问软件入侵美国政府计算机系统,导致5亿用户个人信息被窃取。 这些黑客非常精明,他们不攻击核心系统,而是挑选那些后台服务器管理薄弱的网站下手,再利用后台数据挖掘能力获取海量信息。
在目前的安防视频监控领域,虽然各类探头遍地开花,但是绝大部分仅能发挥视频编码与解压功能,而缺乏对视频内容智能解析的能力。 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方式,即通过人力排查可疑目标,显然无法应对“无感”攻击。这时如果能够借助AI的力量,也许可以抓住“机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