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涉及哪些企业?

严颔蓉严颔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这里有个例子,某大型央企下属二级子公司(资产规模500亿上下),原领导班子搞经营,效益不错,但是钱都进了自己口袋,于是上面派了新的党委书记过来,搞党建工作,配合政府工作。来了之后发现效益好的原因是因为以前领导把钱揣腰包,于是新的党委书记让财务去查以前的账,果然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报上去,纪委下来调查,果真有问题,并且涉及到原来的领导班子所有人,其中就包括了那个之前搞经营的副总监,所有财产全部充公,上缴国库。结果这个原来搞经营的副总监因为犯的是贪污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判了12年,现在正在坐牢。

这个事例中,国资流失吗?显然流动了,而且数额巨大,几百万的。国有资产贬值了吗?必然的,因为被个人私吞了。那这个责任谁来负呢?当然有党委负领导责任、有监事会负责监督责任还有原班人马组成的审计部门负责审查责任。可是最苦的还是下面干的人,跟着受连累。 因此可见,只有把那些腐败分子清除出我们的队伍,才能确保国家的财富掌握在正直的人们手中。

慎婧欢慎婧欢优质答主

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很广,“国企改革”这个提法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改革措施要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和目前国有经济的状况来区别对待。比如对垄断性行业,其改革的重点措施是“抓大放小”,即该行业只能由国有经济或国有经济控股,而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来完成。具体办法,一是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改组,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可以通过在境内外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对于国有经济可以控股或参股的行业,其改革以“抓大放小”为原则。“抓大”就是对这些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或由中央政府、或由地方政府进行掌握。“放小”是指:对一些小企业,国有经济可以退出,或国有经济仅进行参股。对于国有经济应当退出的领域,除极少数企业经过改造仍可退出外,其他应立即退出,退出方式可以是:一是出售给其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二是依法破产。

国有企业的规模大小在不同的地区、行业有不同的标准,由当地政府或中央主管部门确定,例如在北京或上海,“抓大”中的“大”指的就是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而在山西或江西,“大”企业可能是年产值在3000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所以,笼统地谈“哪些国企要改”是没有意义的,应当根据上述精神由各地、各部委确定应当抓大的哪些企业应当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哪些企业“放小”,退出国有经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