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分配利润?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与分配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其中尤以利润的核算与分配问题最为重要。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关心自己赚了多少钱(即财务上的“收益”),还要关心自己赚的这些钱是怎么赚的(即要弄清楚每1块钱收入究竟花了多少成本);同时还会涉及已赚得的钱要不要交税、应当缴纳多少税、以及纳税后是否还有利润需要分配等问题。 利润的分配虽然是在企业完成了全部的生产经营过程且取得了净利润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利润分配的决策却必须在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做出。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企业利润的分配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一、确定可分配利润 企业的可分配利润指的是企业在完成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计算出的累计净收益。这里的企业经营目标通常是指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长期经营活动。可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可分配利润=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式中 “税前利润”也称“未代扣所得税前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二、决定利润的归属 企业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除了应当弥补以前的亏损外,还应当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在计算了可分配利润后,接下来就需要明确这部分利润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投入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或者说被谁使用了,以便将这笔资金分配到这些部门或账户去。 由此而来的就是需要决定每一类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事项。
三、进行损益确认 在明确了企业各科目之间的资金转移方向后,就需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逐笔登记,并将相应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数额予以确认。
四、编制利润分配表 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即可根据相关的会计科目汇总整理出有关利润分配的信息,进而编制成利润分配表以便进行相关财务的分析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