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成本如何管理?

滕倩颖滕倩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降低财务费用,增加收益 1.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A公司作为国企,在融资上具有天然优势,资金成本较低。但不同的融资方式下,融资成本相差较大。

例如同一笔银行贷款,若采用流动资金借款模式,年利率约为4%,若采用固定资产借款模式,年利率则高达7%左右。所以,通过不同的融资组合和结构的安排,可以大大减少融资成本。 B公司通过并购C项目获得对C项目的控制权。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由股东增资补齐,6000万元在银行借款。

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上调,预计年底需要支付利息300多万元。如果采用先付息后还款的还款方式,每年会多支付50多万元的利息。为了减轻还款压力,该公司与银行协商,将贷款中的3000万元转换为定期存款,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定期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从而减少借款利息支出。另外,由于该企业资金回流速度较慢,银行要求对该部分资金收取一定的垫款利息,计息金额为3000万元*4%=120万元/年。综上,预计将多支出的利息为120+50=170万元/年。

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B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国有企业,信用较好,一般不拖欠货款。但是,为了防止个别客户因为经营不善造成逾期收款,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公司在贷款时将这部分风险损失考虑进去。虽然目前应收账款金额不大,只有200万元左右,但却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使融资成本升高。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及时催收欠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于可能形成的坏账,做好准备,以防万一。这样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减少了财务费用,而且还提升了企业信用等级,降低了综合资金成本。

二、拓宽融资渠道,分散风险 目前,A公司的融资渠道仅有银行贷款一个选择,融资空间较小且容易受到限制。而拓展其他融资渠道,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资金问题,还可以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三、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B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0%,接近行业平均水平(70%)的警戒线,一旦业务扩张过快,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有必要引入相应的风险防范工具,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廉壹瑛廉壹瑛优质答主

企业融资行为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自发的经济活动,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企业微观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多种因素,既涉及到企业内生条件,也涉及到外界客观条件。同时,在不同的融资渠道、融资工具、金融体系发展阶段,企业融资成本存在差别。为更好管理企业融资成本,应当推动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相互配合,多措并举。

首先,货币政策需保持稳健中性,为维持实际经济活动的融资成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维护银行负债端利率稳定”。同时,通过定向降准、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此外,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LPR(贷款基础利率)等市场化利率指标的作用,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渠道,以更好地实现利率调控目标,为企业降低信贷成本。

其次,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工具的可获得性,实现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指明了方向。发展直接融资,不仅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工具,而且能够增强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工具的可获得性,促进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再次,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整治融资“乱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降低企业“非正常”融资成本。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类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通过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和浮利分费等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的“捆绑”销售金融产品等操作,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大清理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必须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在前期整治“三套利”“四不当”的基础上,2018年银监会又提出要重点整治“三大套利”“四大不当”“十大乱象”。这将切实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有效降低企业的“非正常”融资成本。

最后,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竞争力,维护好信誉,在降杠杆、降低“两金”(应收款、存货)上做出更大努力,提升财务状况和经营质量,从内部条件上创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条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