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如何上市?
首先,水泥行业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目前整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其次,从盈利水平来看,除了极少数的央企及国企外,大部分的水泥企业都在亏损或微利状态下运行。在此情况下,水泥公司要想登陆资本市场,其道路是非常艰难的。 虽然如此,依然有海螺型材(000619)和金叶玻璃(000732)两家上市公司诞生于这个传统行业之中。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1. 寻求突破 海螺型材的前身是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于2005 年4 月21 日上市。为了实现上市目标,公司进行了全面的改制重组。
首先是股权结构的调整,原股东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6%)划拨给中国海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使后者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成功实现控股股东的身份;其次是组织形式的变更,将原来的“国有企业”改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在经营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追求效率的提升。通过以上的措施以及随后而来的规范运作,为公司日后成为符合证交所要求的上市主体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同样,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金叶玻璃的前身是天津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于1993年由内部职工持股会牵头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成立。在改制过程中,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的天津玻璃钢研究所及其下属的企业纷纷脱离出来,变成多个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公司,然后通过增资、配股等方式使各自股票的数量成倍增长从而使得市值水涨船高。这样既满足了上市的条件,也实现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 把握机遇 在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择上市的时机。对于水泥行业的公司来说,最佳的IPO时间应该就是行业低谷时,因为此时发行股的估值水平较低,资本化的成本也相对便宜。同时,在行业低谷时期上市更有利于公司今后的发展,因为在行业复苏时期,已经有IPO储备任务的上市公司将获得先发优势,利用资金杠杆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当然,在上市的选择上也有技巧可言。由于A股市场中金融类、地产类和消费品类的板块总体表现较为活跃,因此若属于这三个产业中任何一个的水泥企业,其股价受到宏观面影响往往较之其它行业更为明显一些。在业绩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这一类的水泥上市公司较之其它板块更易受到市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