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大金融系?
1. 首先金融系没有所谓排名,因为不同学校培养的方向侧重不尽相同;
2. 至于所谓的排行,无非是根据历年考研录取比例、高考录取分数或者某个专业在就业市场的"供需求"判断的...这些数据本身并无太大意义,因为这些数据只能反映过去或当前的情况,无法预测未来;
3. 从历史传统来看,国内大致将大学分为三类:综合型(含文理)、师范型和行业性(含职业)院校;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高校又统称“双一流”建设高校;
4. 从目前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设置看,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70所,如果加上独立学院则一共有1685所; 5. 根据上述条件,把搜索范围缩小到财经类院校,共有9所(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属于综合类,但因为它以前是对外贸易学院,所以把它归到财经类中); 6. 如果再把范围再缩小到金融类专业院校(即以金融学为主要专业的院校),那只有5所院校了,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 (PS:如果只考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即A+等级,那只有3所学校了,它们是人大、复旦和中财)
从院校层次划分,大概可以把所有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划分为四类: 第一档: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第二档: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第三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第四档:浙江工商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五大金系,是流传于部分互联网金融和财经相关领域的一种说法,指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五个金融教育系谱。
北大金系
北大金系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商科和1912年国立北京大理学院银行系算起,百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和商学的教育重镇。北大金系的师资,不仅包括金融相关的院系,亦包括经济等相关的院系。包括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原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内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就读于北大金系,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亦有在北京大学学习和任教经历。
人大金系
人大金系从1950年建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算起。人大金系与北大金系在经济学教育领域双峰并峙,培养了李剑阁、项怀诚、吴晓灵、刘鸿儒、谢平等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与金融界、政界精英,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亦有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经历。
清华金系
清华金系从1926年清华大学设立社会系算起。清华金系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张五常、樊纲、蔡洪滨、魏杰、白重恩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学者形成群星璀璨之态势,培养了陈元、李东生、程光冀等知名金融界与企业界人士。张光宇、孙冶方、黄达等著名经济学者亦曾在清华任教。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自2012年3月成立以后,以“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实践导向”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金融学院,亦成为培养金融业金融人才的重地。
上海财经大学金系
上海财经大学金系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商科算起,前身为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经济学系和国立震旦大学银行系,是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先驱。上财金系以蒋学模、董辅礽、胡日章、张家骏等经济学教授为代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经济人才。
复旦金系
复旦金系从1915年复旦公学商科算起。复旦金系拥有孙怀仁、赵兰扬、张军、孙立坚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培养了蒋一苇、钱俊瑞、马洪、胡永祥、陈元、潘功胜等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和商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