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表现有哪些?
我尽量以一个外行的眼光,来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GDP这种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整个社会的资源是被强制配置的。你生产了那么多化肥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是被强制分配到各个单位,按人头分配粮食。你生产出那么些钢铁,最后不也是被用来建设那些你本来就不该建设的项目嘛!这样硬配给下来的GDP当然没有意义啦! 所以从80年代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以后,GDP才成为官方统计的经济增长指标。
其次,中国经济曾经出现过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注意不是CPI)。从1979年到2009年这30年间,中国年均GDP增速达到9.8%,是世界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印度)。 中国经济发展也经历过多次低谷和危机,比如1989年的政治风波,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但每次都能迅速反弹回来,GDP增速再次回到两位数。
还有值得提的就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5,日本的1/4;到2016年,已经接近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的总和。在国际经济循环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中国人均CDP的增幅。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八千多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约17倍。并且提前完成了联合国制定的千年与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
目前中国仍有近7000万贫困人口,所以人均GDP这个指标仍有提升的空间。但是,随着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引擎的减速,消费引擎的启动和改革红利的释放,未来GDP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中高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从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比例协调3个方面看,中国保持了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
从经济发展规模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突破8万亿人民币,2001年达到10.96万亿人民币,近30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6.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9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4.7%,其中出口占5.2%,进口占4.2%,在利用外资方面,实际利用外资在世界流入外资的比重达2.5%。
从经济发展速度看,近几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7%~8%的较高增长速度上,通货膨胀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从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近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0 年至2000年增长近7倍。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
从投入产出比例来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998年~2000年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之间,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出口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外贸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科技、教育、国防、文化、卫生等支出得到保证,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