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扶持国企?

蒙健艳蒙健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事实,即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国有经济成分(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国企”)实际上已经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中国国有资产报告》,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共有国有企业法人口27869户;营业网点14.5万个,职工379万人。

2016年,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1.58万亿元,下降3%;上缴税金3769亿元,增长19%;资产负债率68.5%,比上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虽然国有企业仍然维持着相当规模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是在不断下滑的——

1、197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仅占19.6%,而到了2016年末,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33.1%; 2、1978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量的38%,而到了2016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至25%。

同时,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个经济体中的公共部门(政府和国有企业)支出占GDP的比例每上升1个百分点,该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就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是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和高储蓄/高投资。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其实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改革。只有通过改革,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投资和储蓄失衡等问题。

而国有企业作为既得利益者,其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一定冲击。对于国有企业,我们不但不应该扶持,反而应当进一步推进改革,使其成为充满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率企业。 当然,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所以也不可能完全推向市场。在保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政策和金融工具来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董本本董本本优质答主

国有企业的起源是在战争年代对战略物资的管控,这一举措延续形成了后来的央企国企体系。在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环境下,中央必须持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地方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不断前进,需要国有企业做排头兵,才能更好的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并不缺拉动内需的主体,其财富分配的80%以上在中产手里,只要富人不跑路,普通的中产就能拉动内需。美国政府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去发展国企,所以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产物。如果将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普通企业对标,会发现竞争力存在差距,但国企和地方民营企业配合,整体竞争力并不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