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出减少的原因?

隗媛柏隗媛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际产能合作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中国的要素成本低。为什么中国的要素成本会降低呢?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使得中国市场更加开放,外国资本和国际贸易进入中国,带来了国外廉价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和原材料),进而压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同时,因为市场更大了,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必然把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了中国,这又进一步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当然,国际产能合作不是无偿的。比如,通过FDI的方式引进外资,虽然带来了廉价的生产要素,但也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利技术等。但无论如何,对中国而言,国际产能合作的受益主要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较低带来的好处。 而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一方面,正如 @王家的板凳 提到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削弱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也会削弱产品的竞争优势。在没有新的贸易协定或者安排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国际贸易中,中国制造的成本会越来越高,相对其他国家(如越南)的比较优势会逐渐丧失。

但问题是中国现在的产业构成已经不一样了。原来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的中国制造,已经开始转型为高科技制造业了——毕竟,只有拥有更多高附加值的行业才能维持较高收入。所以,尽管传统行业在出口中的比重下降,新行业的出现又不足以完全填补这个缺口,从而造成总体出口的下降。

袁采嫣袁采嫣优质答主

2016年,全球钢铁去产能的形势日益严峻。各国的钢铁产能和库存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产能和库存下降速度较为缓慢,而我国钢铁行业则面临着更严重的去产能压力,中国钢产量的全球占比从2015年中的50.28%下跌至2016年中的46.89%。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8.0397 亿吨,同比下降2.4%,粗钢表观消费量7.15亿吨,同比下降4.9%,钢材的产能和库存持续下降。进入2016年,国内钢材价格缓慢回升,刺激了钢铁企业再度开启产能,粗钢产量同比止跌回升。2016年1—6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亿吨,同比增长0.64%,累计出口钢材5054万吨,同比下降25.10%,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达3.09亿吨,同比下降8.1%。虽然下半年钢铁的产能和出口量出现了好转,但全年产能和出口量的同比下降已成定数。

钢铁的产量和库存下降是全球性的,但我国下降幅度远超其他国家。美国国内钢材总库存和中国钢材库存指数在2015年内的走势大体一致,且2015年初两者库存都处于较高水平,之后不断下跌。但美国国内钢材库存下降较为平稳,且没有再度反弹的过程。相反,我国钢材库存指数在前3个季度的下降较为急剧,下降幅度超过50%,第四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且年末库存指数仍远低于年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