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维持多久多久?
“中国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很奇怪,像是在问某个人能活多久一样。 中国人(或我们)能活到现在,已经证明了这一体制的顽强生命力;而且从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来看,我们的确活得比大多数国家更长久、更优质。 但要说到“还能活多久”、“只能活多久”,那就得考虑很多问题了——就像一个人到了中年,健康情况如何、收入如何、有没有负债之类的问题都要考虑进来。
中国的经济GDP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中国人的人均GDP仍然是世界的第103位,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所以这问题还得从两个方面看。 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个制度就算被外部势力干涉,也要花大力气来维持,因为一个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独立的丧失、人民自由的丧失(看看伊拉克和利比亚)。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人均GDP方面的排名却只有一百名左右,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人力资本的浪费吗?是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挥的缘故吗? 是!也不是! 中国是一个人口总量巨大的国家,为了供应这些人口的吃饭和生活用品,我们需要更多的耕地、淡水和其他资源。同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需要投资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可能大量向外移民、输出劳动力,也不能将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因为那会挤占本已十分宝贵的资源和环境容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通过透支未来和掠夺别国的方式满足当前的奢侈生活,但这种搞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你不可能永远靠借债过日子,其次你也不可能永远霸占全球市场,抢走别的国家发展机会。 中国现阶段之所以还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就业和经济规模,还有另一个原因: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调动亿万劳动者积极性,又能切实节约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的更好制度。我们在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说到底还是靠双轨制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办法。如果完全放开市场,那么资源必然会被配置到少数人手里,贫穷和落后就会成为普遍现象;而如果完全靠计划,那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毛病就会长期存在,既得利益集团也会阻碍改革的进程。
总之,中国目前的制度是个“有缺陷的市场经济”,而不是个完美的市场经济。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无需刻意追求某种完全市场经济的形式,也不必担心当前这种体制下的种种弊端(虽然存在很多让人讨厌的腐败现象,但相对机制而言,它还是具有极大的生存力和自我纠正能力的)。
只要我们能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清除体制性障碍,同时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建立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我们就能逐渐朝着一个均衡的方向迈进。而在这种渐进的改革过程中,我们这个“大国”也能继续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