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消费率很低?
说下自己的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轻工业化时期向重工业化时期转变,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如下图) 图上明显可以看到,1978-2015年间中国的三次产业百分比增速差距极大。
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的比重非常低,农业和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非常高。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重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第二产业迅速增长,到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而同时,我国的消费率一直是低下且呈下降趋势的(如下图) 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转重,我们投入产出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从低产出、低技术含量的行业转向高产出、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而同时国民的消费水平却没有相应提升。
这背后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产品都以计划定价,买和不买,买多少都无碍产品成本,因此消费者不存在选择权,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按政策分配的。在这种制度下,刺激消费的做法收效甚微,因为消费的波动受宏观政策影响很大,不是由市场机制调节产生的。 这也就引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促进消费的两大途径。
一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收入增加刺激消费。二是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供给端和需求端实现供需平衡,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终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而我国目前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充分激活消费的一箭双雕效果呢?这也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