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通胀?
因为中国控制着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能够直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所以不会出现像欧美国家一样超发货币导致的通胀。 有人会问,日本央行把资金灌入金融体系,也不增加社会实际货币供给吗?其实是不一样的。日本是自主性贬值,将钱印出来然后购买政府债券,相当于央行直接把钞票给政府用来还债,当然不会增加银行体系里实际的现金。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里面有一个叫做“存款准备金率”的指标,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是可以实现的。
2015年降息降准前后对比 从2014年开始,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央行开始采取降息和降准的政策,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的时候法定存款利率是6%,到2015年三月份的降息前已经是3.75%了,也就是说央行通过对金融机构贷款收取更低的利息,变相鼓励金融机构多放贷,而降息的结果就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
2019年8月,央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降准操作,释放长期流动性1.5万亿元。 而同期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处于[-0.25%,0.25%]的区间下限,为负值,说明美联储已经无底线的宽松,甚至开始了量化宽松,这也导致了后来美国出现疯狂的通胀。 中国虽然没有采用零利率,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也是属于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了,而通常只有在面临通缩的压力下才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