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内控被否原因?
从上海家化的财报来看,问题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不到位; 二是对于潜在的风险事件缺乏必要的预判,或是制定了相关的预案,但执行效果并不好。 比如2016年对子公司投资损失6570万元,报告中指出是由于“未能充分识别和有效控制合营企业的经营风险”造成的。(见上海家化2017年报第43页) 如果当时能正确评估风险,也许就能避免这笔损失的产生了。 又如2018年的会计差错,将一笔利息费用计入到了资本公积当中,如果事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事先拟订相应的应对方案,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了。(见上海家化2019年中报第16-17页)
对于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而言,这些失误都是不应该出现的,需要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不过,从更宏观的行业角度来看,像上海家化这样的公司出现这类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国内不少传统行业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管理思想还根深蒂固,企业普遍缺乏系统性的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未来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你的产品、服务,还会取决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否构建起系统的思维。 所以,对于上海家化乃至更多的传统型企业来说,构建系统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