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盘有哪些?
目前的中国股市,有四大主流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 这四个指数中,前两个是规模指数,分别涵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全部上市股票;后两个是成分指数,由多个行业板块的精选股票组成,每个板块50只左右,因此也被称为“中小创”(中小板加创业板),这两个指数因为覆盖面更广,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指数。 这些指数是怎么编制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挑选样本股→计算样本股的日均市值或成交金额占全市场的比例→根据一定的权重标准选出600、400、100家左右的优质公司→定期调整/剔除样本股的过程。 不过这里要强调一点——由于编制方式的不同,各个指数的涨跌不能简单地进行对比。比如同样是下跌3%,可能沪深300比上证指数强多了;反过来上涨2%的时候,上证指数又可能比沪深300强不少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的。
那么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这四个指数的情况吧~ 上证综指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证券(包括A股和B股)中的流通证券部分按照余额折算股价加权平均而成,其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沪市A股的整体走势和变动趋势,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仅包含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无法全面反映出整个中国股市的全貌,而且由于它只是以价格来衡量个股,也没有剔除掉一些财务造假、退市风险巨大的个股,所以稳定性也较差,长期来看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相比而言,深证成指的编制方案就要好上很多了。它的样本空间是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和基金,然后再对样本进行筛选,首先剔除了ST和*ST股,另外将总市值排名在前300名的上市公司作为基本样本,剩下的才进入备选库。最后通过动态剔除表现差的股票并添加新上市的股票来实现样本股的新老更替。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深证成指的稳定性,同时兼顾了成长性,再加上深证成指在A股的影响力仅次于沪指,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中小板是指中小企业版的上市证券,而创业板则是专门给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企业设立的资本市场板块。这两个板块的特点就在于上市门槛低,成长性高,但相应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如果投资者想要投资于这两个板块,就需要多多关注自己的风险管理啦。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国内已经形成上证主板市场、科创板以及深交所中小板的“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这个变化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