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才会涨停?
股市里的涨停板,是股市交易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市场博弈的结果。 通常,个股当日涨幅达到上限而不能继续上涨的情况就是“涨停”(ST类股除外);而“跌停”则是下跌的极端表现,即跌幅达10%。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交易中的“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制度,现已成为我国股市交易的主要特点之一。
一、涨(跌)停板的形成机制 影响股价变动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当某种因素突然刺激市场,引起股票价格大幅度的暴涨或暴跌时就会出现股价“异动”。为了预防股市发生不正常的暴涨暴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各国证券交易所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来对异常的股票交易进行监控和调控。例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如果某只股票的交易价格累计上升或下降了5%以上就必须停止交易1小时,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分别制定了涨幅不得超过10%和跌幅不得超过10%的规定,这就是股票涨(跌)停板制度的由来。 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度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除上市首日外,当日买入股票后的前五个交易日不允许卖出该种股票(称为“T+5”交割制度)。 当日的买卖交易价格如果超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10%的范围就被视为异常交易行为(ST和*ST股的涨(跌)停板没有10%的限制)。
二、涨停板与跌停板的形成机理 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只股票来说,其当天的股价既可能涨停也可能跌停,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导致股价产生涨停或跌停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要想了解涨停板及跌停板形成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表现形式还得从供求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在实际的股票市场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作用,股价在某个时间段内会出现剧烈震荡甚至无规则波动,使股价脱离基本面而呈现非理性的上涨趋势或者下降趋势。在此过程中,股票买卖双方不断展开激烈的角逐争夺着有限的股票资源于是形成了两种状态:一种是供不应求,买方急于抢货;另一种是供过于求,卖方竞相抛售。前者将推动股价向上运行,后者会使股价向下运行,最终这两种力量相互抵消从而使股价在一个限度范围内运动从而形成涨跌停板。此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涨跌停板的形态变化比如主力庄家通过控制买卖数量来操纵股价等。
三、实战应用技巧 如果某一股票的价格出现连续3个涨停板,那么这三天的时间中投资者就错过了大量买进的机会,此时再跟进往往会被套牢而且收益也不大,因为随着股价的不断攀升,追高风险已经大大增加了,即使再想进场也没有合适的时机了。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保险的选择应该是选择适当的时机果断抛出货让获利落袋为安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