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怎么产生的?
1. 首先,在原始社会里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以物易物);后来由于交易的频繁,人们开始使用贝壳等用来做交易媒介,这是最早的“货币”的诞生过程。从这时候起,就诞生了商品和价格这两个概念----什么是商品呢?即可以用来交换的东西叫做商品,比如说贝壳等;而什么是价格呢?可以简单理解为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率。由此得出第一个结论: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货币,只要是能用来进行交换的东西即可;同时,任何东西都有价格,只要是可以拿来交换的东西必然会有个价格。
2. 然后我们引入第二个交易工具---票据,因为当时没有银行,所以人们通常会在某个人的家里储存一部分钱以便日后取用,这个人在大家心目中信用良好,因此别人会把自己的货币存在他那里并给他利息。但是有一天这个人突然破产了,拿不出别人的钱,于是人们就不愿再把钱存放给这种人,这导致货币流通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市场上大量发行这种凭证,并承诺如果拿到的人有货币要兑换的话就可以以此去换取货币,如果没有货币需要可以拿去换回货币。这些票券就是支票的前身。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二点结论:所有的票据都是货币,只是其流动性不同罢了;并且所有票据的价格均相同,因为它们都可以兑换成货币。
3.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交易工具---证券,顾名思义也就是证券化的票据,也就是说将以前的支票进行证券化处理使其成为可转让资产,比如现在的A股股票就是一种可赎回式证券化票据。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第三点结论:所有的证券都具有金融功能且均可被当做货币来使用或持有,只不过其价值根据市场状况会有所变化而已!
4. 在以上三种交易工具中第一种是最不灵活的、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种则是最灵活同时也是风险性最高的(因为证券本身是一种高风险资产)。 所以我想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都知道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得这么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