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业流动的原因?

阎如月阎如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从横向比较上有两大类: 一是来自于自身因素,包括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身心健康、业务发展和成就需要等因素;二是来自于外界环境,包括城乡经济、文化差距,学校条件和生活环境,教育管理、教师激励、竞争机制和分配制度等。

年龄因素年龄较低的教师容易流动。对工作环境、待遇、成长条件等期望值高,可塑性强,有较强烈的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内心需求。他们到外地工作后一般能“更上一层楼”。

学历因素学历较低的教师愿意流动,以提高学历档次和业务水平。教师流动的另一个高峰期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些从外地考取研究生又回到本地就业的研究生不愿到生源地基层工作,纷纷谋求到外地发展,以扩大知识视野,增强社会竞争力。高学历教师流动,造成人才流失,既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又助长了教师中“读书无用”的心理,对鼓励教师在职培训形成一种干扰。

职称因素高级职称的教师较稳定,教师中有职评高级职称的需求,一旦评上,心理上就有一种稳定感。高职称教师由于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突出的业绩,也容易在本地或外地的其他学校获得较好的待遇,因此流动少。中学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更是当地教育界珍视的财富。他们具有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

职称较低或未取得职称的教师想方设法流动,以寻求能评上职称的有利条件。在当前教师“超编”和结构性缺编并存的情况下,城镇教师“超编”和农村教师缺编并存的情况下,城镇教师往外地(或民办学校、企业办学)流动、农村教师往城镇学校流动成为教师流动的主体。这种流动加剧了农村教师的缺编和城镇教师的“超编”问题。

身心健康和成就需求因素健康水平较差的教师,为求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治疗环境往外地流动。中年教师一般有较好的身心条件,有较强烈的成就需要,通过努力取得较好的业务业绩,有担任学科组长或教研组长的实力,为取得更大的成就往外地流动。教师流动一般集中在35~55岁这一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流动,给师资力量较薄弱的学校带来人才压力。

学校管理因素学校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分配制度是否合理。人、财、物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的合法利益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是影响教师流动的关键因素。当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前途持悲观看法或不满意学校制度时,就会寻找出路,甚至出现某一学科或某一年级的教师集体跳槽。

地域文化、经济因素教师一般是从边远山区学校往县城流动,从农村中学往城镇中学流动,从教育、经济、文化贫乏的地区往教育、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流动。教师流动是区域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的必然产物,也是教师追求理想发展条件和较高报酬的必然产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