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指起始于哪一年?
A 股有三只著名的“乌龟”,分别是深证成指、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 今天我们来说说深证成指的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还得从头道来。
1986年,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家体改委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建立了深交所。 但一开始的时候,因为经济体制的原因,深圳交易所只能经营债券交易,而上海和沈阳的股票交易所则经营着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基金。
不过,时代总是要发展的,市场也需要改革。 到了1990年底,深圳方面开始着手进行创业板的筹备工作,打算推出小盘股的融资功能。
在筹备过程中,有业内人士提议,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的做法,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有人建议学习日本,建立多个证券交易所,分散交易风险。 最终,综合性的证券交易机构的方案被选中,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于是,成立了深沪证券交易所合并筹备领导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任组长。
1992年初,深沪证券交易所合并筹备小组拟定出了《关于组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思考》。这份文件提出了组建深证所的几个原则,包括:政府宏观指导、政企分开;市场化原则,实行会员制;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稳定与效率相统一等等。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一个全新的综合性证券交易市场终于诞生了! 这个新市场的名字叫做“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 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深交所正式开业。
最初,深交所只有证券营业部和电话交易系统,没有设置交易所大厅,买卖双方提出申请后,证券公司即可代为买卖。这种形式后来被称之为 “无柜台式”交易模式。 1993年11月底,随着深交所委托监管系统的建成和认证工作的完成,沪深两地交易的股票和基金全都实现了电脑联网,这标志着沪深两所的交易实现了无纸化。
到了1994年的时候,深交所已经拥有会员单位150多家,从业人员达800多人,上市的公司证券达到552种,年成交量达7.2亿股,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