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叫墙国?

游子竞游子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一个“以墙治国”的国家,这似乎已经成了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梗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出现那么多的墙呢? 我们首先从历史出发来寻找答案。 我们知道,秦朝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汉朝的丝绸之路也受到了阻碍,于是汉武帝发动了两次远征匈奴战争。

到了东汉末年,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匈奴归属汉朝,而北匈奴的强势也让汉帝国感受到了威胁。公元136年,汉帝国的云中太守与南匈奴单于联合,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筑起了长城作为军事工程。这是中原王朝在与匈奴以及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斗争中修筑的长城。 北部的蒙古高原和西部的青藏高原自古都是华夏民族难以彻底征服的土地,生活其间的游牧部落时而归附,时而又叛乱,成为困扰中原王朝的不定因素。

为了防御这些游牧部落的侵袭,我们在今天的外蒙古及西部新疆地区发现了古长城的存在。 明朝时期东北移民闯关东,中原王朝对东北的领土主张也受到了满清皇帝的重金回购。为此,明廷在辽东地区增加了边堡,加强了防务。在西南地区也有明代长城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墙”字呢? 我想除了修筑的墙体具有挡箭牌的作用外,还有很重要的文字原因——中国古代的城墙修筑讲究“夯土筑城”,也就是在城池建设中利用土壤的自然承载力来构建城市空间,而在城墙上一般铺上砖块或者包上石材用以美化和防水。

“城”“墙”二字在古代书写都很简单,字形也很相似,容易混淆,所以就有了现代的“进城”“围墙”之类的词语。 同时,有了这道墙,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独特的城墙文化。因为修筑城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除了军用功能之外,还起到了重要的经济作用。 除了军事和经济价值以外,城墙还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

先民们依托城墙建立了城邦,形成了早期的城市形态,并且出现了“一城多坊”“一城多市”的建筑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增多,一些城墙内设立了商区,一些城墙外设了商业街市,人们过上了“出门经商、夜间居宅”的日子,这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宗法制度,对于后世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