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增加外汇储备?
要理解这个问题,先要理解中国的国际收支,以及外汇储备的内涵。 所谓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主要是各国央行)之间一切金融交易的总和。
其中,贸易收支(Trade Balance)指商品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资本项下收入(Capital Account Receipts)包括直接投资收入、证券和投资收入、其他收益等;而资本项下支出(Capital Account Payments)则是指对外投资的损失、债券利息等的支付及对国内居民的贷款。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项目只反映金融交易的净额(Net)情况,而不涉及金额(Valued)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使存在巨额顺差/逆差的情况,只要没有形成真实的跨境流通(即不改变居民手中实际拥有的货币存量),就不属于外汇储备增长的范畴。(对于跨境流动但不影响资金供求状况的货币,我们称之为“虚盘”,与此相对的“实盘”则是真正增加了本国货币供应的外汇资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统计,全年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5769.6亿元(840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3935.2亿元(553亿美元)。同时,我国还拥有高达2.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即除了政府和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赚到的钱之外,中国居民个人也在海外具有价值不菲的财富。作为世界上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外贸企业通过出口产品赚取的美元是构成外汇储备的重要基础。这些收入的大部分被用来进口国外农产品、资源和零部件,从而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长期来看,提高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长也隐含着一定的风险。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了顺差的态势,但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部分国家的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今后国际贸易逆差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当前各国都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过量持有外汇储备不仅造成资金的大量流失,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风险。如何优化外汇储备的结构,合理规避风险,将成为日后外汇管理局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