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票怎么定价?
新股的发行价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询价定价,另一种是市值定价。 1.询价方式的新股定价流程如下所示: (1)主承销商公布询价办法; (2)机构投资者在规定的报价范围内,按照主承销商的询价办法提出申购价格和拟申购数量; (3)主承销商收集并初步整理投资者的有效报价及其相应申购数量和申购价格后,进行有效的配售定价决策,制定发行价格(或发行区间); (4)主承销商将确定的发行价格向网下投资者披露; (5)确定上网始价为发行价格(或发行价格区间上限)、网上发行股数与网上认购金额; (6)确定发行股数和股票面值。 目前,我国主板市场的新股全部采用这种方式定价,科创板和新三板精选层的部分新公司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定价。 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是根据行业市盈率和企业盈利增速来决定的。企业盈利增长速度越快,则对应较低的估值水平,反之亦然。比如2019年7月上市的上交所主板第一股中芯国际,就采取了这样的定价策略。当时由于芯片行业的景气度比较高,因此中芯国际的发行市盈率为23.8倍。
2.市值定价:通过计算拟上市公司发行前总市值以及所募资金总额来确定发行价格。 例如,2020年新上市的蚂蚁集团采用的便是此方法。 根据蚂蚁集团在A股招股说明书中的解释: “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少于1亿股,不超过1亿股的部分,由主承销商会同发行人协商确定发行价格;超过1亿股的部分,由主承销商用网上申购的方式累计竞价确定发行价格。考虑到本次发行可能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为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本次发行的实际,发行人和联席主承销商决定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条件下的发行规模来确定发行价格。” 在正式发行时,当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初始发行数量的700倍时,将启用“回拨机制”将部分新股优先供应长线资金。 “回拨机制”启动时的具体过程如下: (1)如网上有效申购总量小于或等于700倍,不启动回拨机制; (2)如网上有效申购总量超过700倍,将启动回拨机制,即原网下初始发行数量全部向上调整至网上发行,从而保证每个投资者都有机会参与网下申购;同时,取消原有网上发行的剩余规模; (3)如果网上有效申购不足700倍,但超过500倍,则按500倍测算网下发行比例并将原网下初始发行量的三分之一调整到网上发行;同时,取消余下的网上发行量,以此确保最终网上发行量不低于网下发行量的一定比率(当前为10%-15%左右)。 但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情况均建立在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基础上。如果在发行时未启用该权利,则网上发行的股份将全额流向网下。而一旦启用,网上发行部分的市值便会被扣除,发行人的真实募集资金量也将较此前估计的有所下降。 从结果来看,因为蚂蚁集团此次发行引入了137.6万亿元的巨额融资额,刷新了A股纪录,也因此遭到监管部门的点名批评。 那么,是否所有的IPO都应采取市值定价的方式呢?答案显然不是。以蚂蚁集团为例,虽然其2017年至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亿元、23亿美元及180亿人民币,但其上市后却只给投资者一个20倍的市盈率。这是因为蚂蚁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金融科技、数字商业以及其他。其中,科技与商业板块贡献了大多数的收入和利润。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科技板块的营收占比接近六成。